【群英会中计是谁中谁的计】《三国演义》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,其中“群英会蒋干中计”是经典情节之一。这个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夕,主要围绕曹操与周瑜之间的智谋较量展开。蒋干作为曹操的谋士,被派往江东劝降周瑜,却反被周瑜设计,落入圈套,最终未能完成任务。
一、故事简要总结
在赤壁之战前,曹操为了削弱孙权和刘备的力量,派遣其旧友蒋干前往江东,试图说服周瑜投降。蒋干本想凭借自己与周瑜的旧交情来达成目的,但周瑜早有防备,故意设下“群英会”之计,让蒋干在宴会上看到假象,误以为曹操军中有内应,从而对曹操产生怀疑,最终不战而退。
二、关键人物分析
人物 | 身份 | 目的 | 行动 | 结果 |
周瑜 | 东吴大都督 | 防范曹操、瓦解其军心 | 设下“群英会”,制造假象 | 成功迷惑蒋干,使其归曹后怀疑曹操 |
蒋干 | 曹操谋士 | 劝降周瑜 | 参加群英会,观察东吴军情 | 被周瑜所骗,未能完成任务 |
曹操 | 魏国君主 | 消灭东吴、统一南方 | 派蒋干前往江东 | 蒋干归来后对其失去信任 |
三、谁中了谁的计?
从整个事件来看,蒋干中了周瑜的计。
周瑜利用蒋干对曹操的信任,以及他对东吴内部情况的好奇心理,在“群英会”上故意安排虚假场景,如“密信”、“酒宴”等,让蒋干误以为曹操军中存在叛徒,进而怀疑曹操的领导能力,最终导致蒋干未能成功劝降周瑜,反而成为曹操的“叛徒”。
四、总结
“群英会中计”是《三国演义》中典型的“智取”情节,展现了周瑜的智慧与谋略。蒋干虽为曹操效力,却因轻信他人、缺乏判断力而中计。这一情节不仅推动了赤壁之战的发展,也体现了古代战争中“心理战”的重要性。
答案:蒋干中了周瑜的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