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出处】一、
“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,常被用来讽刺社会中不劳而获、享受成果却不知辛苦的人。这句话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新制布裘》,原句为“安得万里裘,盖裹周四垠。……卖炭翁,伐薪烧炭南山中。……满面尘灰烟火色,两鬓苍苍十指黑。……”但“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”并非直接出自该诗,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提炼出的概括性表达。
此句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与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,同时也揭示了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。在现代,这句话常被用于批评那些不尊重劳动者、只顾享乐的人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标题 |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出处 |
| 原文出处 | 不见于白居易《新制布裘》原文,是后人根据诗意提炼的概括性表达 |
| 原诗作者 | 白居易(唐代) |
| 原诗名称 | 《新制布裘》 |
| 诗句背景 | 描写卖炭翁的艰辛生活,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|
| 常见引用 | 后人根据诗中意境提炼出“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” |
| 含义 | 讽刺不劳而获、享受成果却不付出劳动的人 |
| 现实意义 | 批评社会中的不公现象,强调尊重劳动者的价值 |
| 语言风格 | 简洁有力,富有哲理和批判精神 |
三、结语
“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”虽非出自某一首具体古诗,但它承载着对劳动价值的尊重与对社会不公的反思。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公平,珍惜他人的辛勤付出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