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贪得无厌指什么】“贪得无厌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财富、权力、地位等物质利益极度追求,没有满足的时候,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。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,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知节制、欲望过重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贪 | 对财物、权力等的强烈欲望 |
得 | 获得、得到 |
无厌 | 没有满足,不知疲倦地追求 |
整体意思是:对获得的东西总是不满足,不断追求更多,毫无止境。
二、成语来源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左传》等古代文献中,后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。
- 用法:多用于形容人贪婪、自私、不知足的行为或态度。
- 近义词:贪心不足、欲壑难填、得寸进尺
- 反义词:知足常乐、安分守己、知足常乐
三、常见使用场景
场景 | 举例 |
批评他人 | “他为了升职,不惜背叛同事,真是贪得无厌。” |
描述人物性格 | “他从小养成贪得无厌的习惯,长大后很难改变。” |
文学作品 | “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就是典型的贪得无厌之徒。” |
四、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
在传统文化中,“贪”被视为人性的弱点之一,古人常强调“知足常乐”,反对过度追求物质利益。而“贪得无厌”正是对这种行为的直接批判,提醒人们要克制欲望,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理性。
五、总结
内容 | 说明 |
成语含义 | 对物质利益无限追求,不知满足 |
情感色彩 | 贬义 |
使用场合 | 批评、描写、文学 |
文化意义 | 倡导知足,反对贪婪 |
通过了解“贪得无厌”的含义及其文化背景,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欲望,避免因过度追求而失去本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