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百发百中的意思和典故】“百发百中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确,每一次都能命中目标。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射击技术的高超,也常用来比喻做事精准、计划周密、行动果断。
一、成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百发 | 指一百次发射 |
百中 | 每次都命中目标 |
百发百中 | 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极其高超,每次都能命中目标;也比喻做事精准、计划周密、行动果断 |
二、成语出处
“百发百中”最早见于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
> “楚有祠者,赐其舍人卮酒。舍人相谓曰:‘请画地为蛇,先画者饮酒。’一人蛇先成,引酒且饮之,曰:‘吾能为之。’未尽,一人之蛇成,曰:‘蛇固无足,子安能为之足?’遂饮其酒。”
虽然这段文字没有直接提到“百发百中”,但其中“蛇固无足”的典故后来被引申为“百发百中”的象征意义。
更明确的出处是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
> “臣闻兵法:‘贵在神速,不贵多言。’今若以少击众,以弱击强,虽百发百中,亦不能取胜。”
这里“百发百中”被用来形容作战时的精准与效率。
三、典故来源
“百发百中”最著名的典故来自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。李广是汉代著名的军事将领,以善射著称,据说他射箭技艺极高,百步之外也能百发百中。
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记载:
> “广出猎,见草中石,以为虎也,射之,矢没石中,视之,石也。因复更射之,终不能入。”
这说明李广射术精湛,即使面对看似石头的物体,也能一箭穿心,体现出他“百发百中”的本领。
四、成语用法
- 作谓语、定语:如“他枪法百发百中,是队里的王牌。”
- 作状语:如“他百发百中地完成了任务。”
五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箭无虚发、百不失一、一针见血 |
反义词 | 一无所获、百发不中、屡战屡败 |
六、总结
“百发百中”不仅是一个形容射术精准的成语,更是对做事态度和能力的高度肯定。它体现了古代将士的英勇精神和现代人追求精准高效的品质。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出处和用法,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,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