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绕梁的词语解释是什么】“绕梁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形容音乐或声音的悠扬、动听,仿佛在屋梁间回旋不散。它不仅具有文学美感,也常被用来赞美音乐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。
一、词语解释总结
词语 | 绕梁 |
拼音 | rào liáng |
词性 | 动词 / 形容词(多用于形容声音) |
基本含义 | 形容声音悠扬、动听,仿佛在屋梁上回旋不散 |
引申义 | 比喻音乐或语言有感染力,令人回味无穷 |
出处 | 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余音绕梁三日不绝。” |
用法示例 | 他的歌声余音绕梁,让人久久难忘。 |
二、详细解析
“绕梁”最早见于《列子·汤问》中的典故,讲的是韩娥的故事。她唱歌非常动听,余音在屋梁间回荡,三天不绝。后人便用“余音绕梁”来形容音乐或歌声的美妙动人,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绕梁”常用来形容声音的优美、动听,也可用于描述语言的流畅与感染力。例如:
- “她的演讲言辞优美,令人耳目一新,真可谓绕梁之音。”
- “这首古琴曲旋律悠扬,听来令人如痴如醉,真是绕梁不绝。”
此外,“绕梁”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,作为形容音乐或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,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
三、常见搭配与使用场景
搭配 | 使用场景 |
余音绕梁 | 形容音乐或歌声动听,余韵悠长 |
绕梁之音 | 多用于形容优美的音乐或歌声 |
绕梁不绝 | 表示声音持续不断,令人回味 |
音乐绕梁 | 描述音乐的优美和感染力 |
四、小结
“绕梁”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,主要用来形容声音的优美、动听,尤其适用于音乐或语言的表达。它不仅具有文学色彩,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声音艺术的重视。无论是古代典故还是现代使用,“绕梁”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