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卖炭翁原文朗读】《卖炭翁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,收录于《白氏长庆集》。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翁的艰辛生活,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。
一、
《卖炭翁》讲述了一位年迈的卖炭老人,在终南山中辛苦砍柴、烧炭,只为换取生活所需。一天,他赶着牛车前往长安城卖炭,途中遇到一位宫中的宦官,他们以极低的价格强行购买了老人的炭,甚至没有给钱。诗人通过这一事件,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贵对百姓的剥削与压迫,也表现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。
全诗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,是白居易“新乐府”诗风的代表作之一。
二、原文与朗读要点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卖炭翁 |
作者 | 白居易 |
体裁 | 叙事诗(古体诗) |
创作背景 | 唐代中期,社会贫富差距大,百姓生活艰难 |
主题思想 | 揭露社会不公,同情劳动人民,批判权贵欺压 |
朗读建议 | 语速适中,语气要带有悲悯与愤慨,注意节奏变化 |
关键意象 | 炭车、老翁、黄衣使者、宫市、白发、泥途等 |
情感基调 | 悲凉、无奈、愤怒 |
艺术特色 | 语言朴素,情节真实,对比强烈(如老翁的辛劳与宫人的霸道) |
三、朗读提示
在朗读《卖炭翁》时,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
1. 语调起伏:开头部分应低沉缓慢,表现出老翁的疲惫与艰辛;中间部分情绪逐渐紧张,体现出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愤怒。
2. 重音处理:如“满面尘灰烟火色”、“两鬓苍苍十指黑”等句,应突出描写老翁的衰老与劳苦。
3. 停顿与连贯:适当停顿有助于增强情感表达,尤其是在描述事件转折点时,如“翩翩两骑来是谁?”之后的叙述。
4. 节奏控制:整体节奏不宜过快,保持自然流畅,避免机械化的朗读。
四、结语
《卖炭翁》不仅是一首诗歌,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。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底层的声音,理解生活的不易。通过朗读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,更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