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兀兀穷年的意思及造句】“兀兀穷年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长期专注于某项工作或研究,不辞辛劳、坚持不懈。这个成语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,多用于赞美人的毅力与专注精神。
一、成语解析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
兀兀穷年 | wù wù qióng nián | 形容人长时间专心致志地做事,不辞辛劳 | 出自唐代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兀兀而穷年。” | 多用于书面语,常用于描述学者、工匠等坚持工作的状态 |
二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埋头苦干、勤勤恳恳、锲而不舍 |
反义词 | 三心二意、敷衍了事、半途而废 |
三、造句示例
句子 | 说明 |
他兀兀穷年地钻研技术,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。 | 表达对长期努力后的成功赞赏 |
这位老匠人兀兀穷年地打磨每一件作品,让人敬佩。 | 强调专注与敬业精神 |
在科研道路上,只有兀兀穷年,才能有所成就。 | 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|
他每天兀兀穷年地写作,最终完成了这部巨著。 | 描述持续不断的努力过程 |
四、使用场景建议
- 学术领域:可用于描述学者的研究态度。
- 职场环境:适合表扬员工的敬业精神。
- 文学创作:常用于描写人物坚韧不拔的形象。
- 教育场合:可激励学生学习要有恒心。
五、注意事项
1. “兀兀穷年”是文言色彩较浓的成语,不宜用于口语中。
2.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。
3. 最好搭配表示结果的词语,如“取得成果”、“完成作品”等,使句子更完整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兀兀穷年”不仅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也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坚持与专注的传统精神。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,不仅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,也能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