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百科知识 > 宝藏问答 >

虚堂悬镜的典故

2025-10-06 08:35:09

问题描述:

虚堂悬镜的典故,急!求解答,求不敷衍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6 08:35:09

虚堂悬镜的典故】“虚堂悬镜”是一个源自古代文人笔下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清正廉洁、明察秋毫的官员或人物。该典故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中的记载,用以比喻为官者心如明镜,不染尘埃,能够公正无私地处理政务。

在古代社会中,“虚堂”指的是空旷的厅堂,象征着清净无杂;“悬镜”则是指悬挂的镜子,寓意明察秋毫、照见真相。合起来,“虚堂悬镜”便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内心清明、公正无私、能够洞察一切的本质。

“虚堂悬镜”出自《后汉书》,原意是指空荡的厅堂中悬挂一面镜子,象征着为官者应具备的清廉与公正。此典故常用于赞美那些公正无私、明察秋毫的官员,也常被用来激励人们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正直。

表格:虚堂悬镜典故信息表

项目 内容
典故出处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
词语含义 虚堂:空荡的厅堂,象征清净;悬镜:悬挂的镜子,象征明察秋毫
原意 比喻为官者心如明镜,公正无私,能洞察真相
使用场景 多用于赞美清官、贤吏,或用于劝诫他人保持正直与廉洁
文化意义 强调清廉、公正、明察的重要性,是传统儒家思想中对官员的道德要求
现代应用 常用于文学作品、政论文章中,表达对公正和廉洁的追求

通过了解“虚堂悬镜”的典故,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,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,时刻提醒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正直与清明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