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贫如洗的意思】“一贫如洗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,几乎没有一点钱财。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经济上的匮乏,还带有一种生活困苦、处境艰难的意味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解释 |
一贫如洗 | 指极度贫穷,连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,形容非常穷困。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明史·刘基传》:“其家一贫如洗。”
- 用法:多用于描述一个人生活条件极差,或形容一个家庭、地区长期贫困的状态。
- 感情色彩:中性偏贬义,常用于批评或同情的语境中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赤贫如洗、身无分文、穷困潦倒 |
反义词 | 富可敌国、腰缠万贯、富庶丰盈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例句 |
描述个人状况 | 他创业失败后,一贫如洗,只能靠朋友接济度日。 |
描述社会现象 | 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,常常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。 |
文学作品中 | 小说中主人公出身贫寒,一贫如洗却志向远大。 |
五、注意事项
- “一贫如洗”强调的是“一无所有”的状态,不是简单的“贫穷”,而是极度的贫困。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在正式场合中过度夸张。
-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总结
“一贫如洗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极度贫穷的状态。它不仅表达经济上的匮乏,也反映出生活的艰难。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,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了解它的含义、出处和使用方式,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的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