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锱铢的意思是什么】“锱”和“铢”都是古代重量单位,常用来形容极小的重量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锱铢”一词多用于比喻微小的利益或事物,强调对细微之处的计较或重视。
一、词语解释
| 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出处/用法 |
| 锱 | zī | 古代重量单位,一锱等于六铢 | 《汉书·食货志》 |
| 铢 | zhū | 古代重量单位,一两为二十四铢 | 《说文解字》 |
| 锱铢 | zī zhū | 比喻极小的重量或利益,也形容人过于计较小事 | 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|
二、词语用法与例句
1. 表示极小的重量
- 例:他虽不富裕,但对每一分收入都精打细算,从不放过锱铢之利。
2. 形容人过于计较小利
- 例:这种人只顾锱铢必较,不懂得大局为重。
3. 引申为对细节的重视
- 例:他在工作中一丝不苟,连锱铢小事也不放过。
三、词语来源
“锱”和“铢”最早见于先秦文献,是古代计量单位。在战国时期,一两等于二十四铢,一锱等于六铢。因此,“锱铢”合起来代表非常小的重量单位,后来被引申为对微小利益的执着。
四、常见搭配与近义词
| 搭配 | 释义 |
| 锱铢必较 | 形容人对极小的利益也非常计较 |
| 不计锱铢 | 不在意微小的利益 |
| 锱铢之利 | 极小的利益 |
| 近义词 | 反义词 |
| 分毫 | 宏观 |
| 微末 | 庞大 |
| 细节 | 全局 |
五、总结
“锱铢”原指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,后引申为对微小利益或细节的重视或计较。在现代汉语中,常用于形容人过于斤斤计较,或强调对小事的认真态度。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其褒贬色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