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典故出自于】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算数、信守承诺。这句话强调了言语的分量和承诺的重要性,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诚信的传统美德。
一、典故来源
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”最早出自《论语·颜渊》。原文如下:
> 子曰:“吾与点也!”
> 子路曰:“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,敝之而无憾。”
> 颜渊曰:“愿无伐善,无施劳。”
> 子路曰:“愿闻子之志。”
> 子曰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
但上述内容并未直接出现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”的字眼。真正明确提到该句的是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中的一段记载:
> “子路曰:‘愿车马、衣轻裘与朋友共,敝之而无憾。’孔子曰:‘由也,千乘之国,可使治其赋也,不知其仁也。’”
不过,更为准确的出处是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
> “夫良药苦于口,而智者劝而饮之;苦谏亦如此。是以知忠言逆耳,而明主听之。……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”
因此,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”这一说法更早地出现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,尤其是《韩非子》中较为明确地使用了这句格言。
二、典故含义
“驷马”指的是四匹马拉的车,古代速度极快,难以追上。因此,“驷马难追”比喻话说出口后,即使想收回也来不及,强调了言语的不可逆性和重要性。
“君子一言”则指有德之人所说的话,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。合起来,整句话的意思是:一个有道德的人说出的话,就像四匹马拉的车一样,无法追回,必须慎重对待。
三、现代意义
在现代社会,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:
- 诚信为本:无论是在个人交往还是商业合作中,信守承诺是建立信任的基础。
- 言行一致:一个人的言行应保持一致,避免空谈或失信。
- 责任意识:一旦做出承诺,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。
四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 |
出处 |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 |
原文引用 | 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” |
典故来源 | 《韩非子》中对君子言行的论述 |
含义 | 说话要慎重,承诺要履行,话语一旦说出就难以收回 |
现代意义 | 强调诚信、责任、言行一致 |
文化影响 | 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对诚信和道德的高度重视 |
五、结语
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”不仅是一句古老的格言,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诚信与责任的重要体现。在今天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,这句话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和践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