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受之父母的前一句是什么】在学习古文或阅读经典文献时,经常会遇到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,但有时候我们只知道后半句,却不知道它的前一句是什么。比如“受之父母”这句话,很多人可能听过,但未必知道它出自何处,以及它的前一句是什么。
本文将对“受之父母”的出处进行梳理,并总结其前一句的内容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背景和含义。
一、
“受之父母”出自《论语·学而》篇,是孔子弟子曾子所说的一句话。原文为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人的身体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,因此应当珍惜爱护,不能轻易伤害,这是孝道的开始。
所以,“受之父母”的前一句是:“身体发肤”。
二、相关内容表格
原文句子 | 出处 | 作者 | 含义说明 |
身体发肤 | 《论语·学而》 | 曾子 | 指人的身体和肌肤 |
受之父母 | 《论语·学而》 | 曾子 | 意思是这些身体发肤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 |
不敢毁伤 | 《论语·学而》 | 曾子 | 表示要珍惜生命,不轻易伤害自己 |
孝之始也 | 《论语·学而》 | 曾子 | 强调孝道的起点在于爱护自己的身体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”这句话强调了生命的珍贵与孝道的重要性。古人认为,人之所以能够存在,是因为父母给予了生命,因此应心怀感恩,善待自己,以报答父母的恩情。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“孝”这一核心价值观。
在现代生活中,虽然社会观念有所变化,但这句话依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,提醒我们要尊重生命、珍爱自己,并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受之父母”的前一句是“身体发肤”,这句话出自《论语·学而》,由曾子所说。了解这句话的上下文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。